第484章 存取成功_星火
笔趣阁 > 星火 > 第484章 存取成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84章 存取成功

  第484章存取成功

  “海外军事演习启动,代号‘和平忠告’,给谁的忠告?”

  “新型055驱逐舰‘驱散’航母战斗群,现场画面播报!”

  “轰-20来了?两大顶级战略轰炸机同框,过家家?”

  “战争风险已经消解,双方或达成共识。”

  坐在办公室里,陈念的眼前刷过了好事的社交媒体为这一次“演习”事件制造出来的时间线图。

  不得不说,媒体掌握的情况还是相对准确的,至少,他们把握住了每一次形势变化的关键信息。

  ——

  但,他们对局势的预判,就不那么准确了。

  事件发展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,在大部分人看来,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对峙就算不演变成实际交火,至少双方也要僵持几个月以上,互相进行一次次的试探、一次次的碰撞,然后再因为某个共同认可的所谓“和解窗口”出现,一起坐到桌子两边开始漫长的谈判。

  但实际情况是,整个过程只持续了7天。

  第一天,演习单位开始前往预定演习海域,多支航母编队紧急调动组织拦截。

  第三天,演习单位到达预定位置就绪,空中单位完成加油保障,进行所谓的“不落地巡航”。

  第四天,演习正式开始-——只是一阶段的非实弹演习,航母编队开始撤退。

  第五天,实弹演习开始,B-2轰炸机首次与轰-20同框出现。双方战略威慑力量现身,战争风险不复存在。

  第六天,双方一线指挥官见面。

  第七天,演习结束,古巴发声。

  纵观整场事件,人们惊讶地发现,这似乎真的就是一次.毫无惊喜、毫无紧张感的例行演习。

  而且,还是双方配合、互相理解的那种。

  哪怕是最了解双方战斗力的军事评论专家,也不得不多问一句:

 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?

  但实际上,这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。

  强者为所欲为,弱者不断退让。

  陈念叹了一口气,他突然想起来,在他来处的另一条时间线里,被指责“底线不断降低”、“具有灵活底线”的,是自己这一方。

  能怎么办呢?难道真的打吗?

  真打起来能打得过吗?经济能吃得消吗?人民能吃得消吗?

  还是说,干脆直接跟他们互扔核弹,大家一起灰飞烟灭?

  怎么可能

  实际上,唯一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地去抗争、尽可能地去延缓“失去一切”的速度,然后不断积蓄力量,在某一个时间点,完成绝地反击。

  这就像是一场自由搏击比赛,当对面的综合实力全面领先时,你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:

  抗住拳头,不要倒下,然后想办法把对方拖入地面,一击制胜。

  那条时间线的我们真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做着这同一件事情,有好几次其实已经接近成功了,那个反击的时间点已经到来了,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。

  憋屈啊。

  ——

  但当然,在这条时间线里,这样的无奈并没有发生。

  我们变强的速度,超过了一场拳赛结束的速度。

  敌人打出的拳头,全都被接住了。

  而当这样的事情持续不断地发生时,敌人的信心也在不断消磨。

  所以,在我们终于放开了防守的双臂,朝他们挥出第一拳时,他们不得不遵从内心的恐惧,去远远地躲开。

  同样的一句话,原样奉还。

  “对方有灵活的底线。”

  想到这里,陈念的脸上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容。

  他熄灭手机的屏幕,对一旁等待的陈果说道:

  “这是个关键的舆论节点啊,怎么样,李想他们那边,做好准备了吗?”

  “早就做好了。”

  陈果点头回答道:

  “各种内容已经完成投放了,我们也算是做了一次老美以前一直在对我们做的事情。”

  “不过说实在的,其实用不了我们花多少时间去引导,墙倒众人推,痛打落水狗,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”

  “更何况,老美现在差不多已经是举世皆敌的状态了,除了加拿大、澳大利亚,都已经没有人愿意发声了。”

  “这一次之后,世界会真正进入大体和平稳定的状态。”

  “一些小规模的冲突,也会在发展红利开始出现后逐渐消解。”

  “把门推开那么久,我们总算是.基本让所有人都排好队了。”

  排队?

  这个说法确实有点新颖,不过看上去也就是那么回事。

  毕竟,现在的咱们,就是事实上的“大家长”嘛

  “不过话说到这,我其实还真的挺好奇的,我们演习到底是演了点什么,那么干脆利落地就让他们服软了?”

  陈念还没有主动去拿相应的保密情报,所以他确实不知道具体的情况。

  但他知道,如果只是靠所谓的战略打击威慑啦、代差威慑啦之类的东西,应该还是不足以让老美服软的

  一定是有一些让对方觉得实在是没办法再打下去的原因出现了。

  “我们入侵了他们的战时通讯系统。”

  “啊?然后呢?”

  陈念疑惑地追问。

  通讯系统被入侵,其实也并不能算是多么“惨重”的失败,毕竟在各种加密手段的加持下,你能接入通讯系统,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影响指挥。

  就算是使用RSA解密手段,也是需要相当长的情报收集和解密时间的,不可能那么猝然结束。

  “然后我们给他们传了几份作战计划——包括各个作战单位具体调度方案、具体位置的作战计划。”

  “我们的作战计划?”

  “不是,他们的。”

  陈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,随后继续说道:

  “猜猜是从哪儿来的?”

  “.懂了,湛卢算出来的。”

  “它已经进化到这种程度了吗?”

  “没错。”

  “所以准不准?”

  陈念下意识地又多问了一句。

  “嗯我们其实不知道准不准。”

  “但从老美的反应来看.大概率还是挺准的”

  另一边,量子计算项目组的后端实验室里。

  徐伟云坐在电脑前,第161次重复了一个同样的操作,那就是,启动预设好的程序,尝试去对经过调整后的量子寄存器写入信息。

  事实上,他所在的这个实验室之所以叫做“后端”,其实意思也很明确,那就是,他们的确是所有实验步骤的最后一环。

  他们是研究员,也是测试员,他们不参与实际开发的工作,但却要对开发工作的成果做出最冷酷无情的判断。

  徐伟云一度觉得这工作很没有意义,毕竟它的重复性实在是太高了。

  可是,自己不做的话,又能找谁来做呢?

  总不能跟那些商业性质的企业一样,开实习证明去外面招个实习生来做吧?

  顶级保密单位,进来的都是正儿八经的行业顶级人才,掌握的都是最核心的技术和信息,谁也不比谁差多少。

  所以,自己也只好多花费点时间,把这项枯燥的工作接下来了

  不过,这也未必是一件单纯的坏事?

  毕竟,如果真的有什么突破性进展的话,那自己一定是第一个知道的。

  “数据通道建立完毕了,寄存器反馈正常,通道正常。”

  “准备开始执行程序写入操作。”

  “OK,开始执行写入操作。”

  一旁的同事快速敲击键盘,随手在一个文档中打出了一行字,随后开口说道:

  “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,据说前端的寄存器设计做了一次大调整,在量子逻辑上有优化。”

  “基本上寄存器的前期设计方案被推翻了40%以上——说实话,看着还挺有把握的。”

  徐伟云微微点头,回答道:

  “是啊,要是没有把握的话,肯定也不能冒那么大的风险去调整前期已经成熟的方案了。”

  “据说技术是从星火那边来的-——这玩意儿到底保不保真啊?”

  “谁知道呢?”

  同事摇了摇头,按下了程序启动的按钮,随后放松地靠倒在椅子上,继续说道:

  “星火整体的架构,直到现在都还是绝密。”

  “他们有什么人,我们不知道;他们的实验室在哪,我们不知道;甚至连他们这个组织到底是怎么运作的、是实体组织还是虚拟组织,我们都没有定论。”

  “唯一可以确认的一点就是,他们确实能做出东西来。”

  “挺玄乎的.这次也是一样啊。”

  “没有按照原来的思路去优化材料、优化电路设计,而是调整了量子比特通路的逻辑。”

  “成功率有多少呢?嗯”

  “不好说。”

  徐伟云接话说了下去。

  “是啊,不好说。”

  “等着吧,自动化适配程序还需要跑个半小时,半个小时之后就知道结果了。”

  “我先去吃个饭,伱在这看着点?要吃什么,我给你带。”

  “随便来点吧,我都行。”

  同事起身离开,而徐伟云则是切换到了备用的工作电脑,开始去做他真正的主要项目工作。

  这当然会比简单的测试要更花费时间,整整半个多小时,他完全沉浸在了工作里,直到伸懒腰休息时,眼角的余光才看到,适配程序已经跑完了。

  他坐到同事的电脑前,把他准备好的文档拖到了那个界面简陋的主测试程序里,在自己的电脑上授权,随后便不再去管。

  倒不是说他不关心结果、或者是对结果没有期待。

  只是上百次的失败早就已经磨灭掉了他的热情,让他再也找不回最开始那种紧紧盯着屏幕、盯着写入进度可视图的激情了。

  与其浪费这点时间,还不如多干点活。

  自己手里,可是还有一大堆数据都没算完呢

  于是,又是20分钟过去,直到同事带着饭回来,他才再次抬起来头。

  “怎么样,开始测试了吗?”

  “开始了,额大概20分钟前吧,我吃口饭,你去看看结果。”

  “OKOK。”

  同事放下饭盒,转身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。

  徐伟云挑出饭盒里的狮子头一口咬下,但还没等他咽下去,耳边便突然传来了同事的惊呼声。

  “卧槽?!什么鬼情况?程序居然没报错?!”

  徐伟云筷子一抖,下意识地看向了同事的电脑屏幕。

  而那上面,只有一个“空空如也”的测试程序界面。

  “你真的启动了吗?导了吗?”

  同事手忙脚乱地找到了这个设计并不人性化的程序的记录,随后他看到,那上面明明白白地记录着徐伟云的操作记录。

  当然,不会有类似于“写入成功”这样的提示,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判断写入是不是真的成功了。

  “等等.有可能是bug,文件丢失了。”

  徐伟云的声音有些微微的颤抖。

  他隐约感觉到,自己似乎真的正在见证某种历史。

  但,这又太不可思议、太难以置信了,以至于他的第一反应,居然是下意识的否认。

  “没有文件丢失的继续,日志都是正常的。”

  “我要适配读取功能,到底是不是成功,读一次就知道了.”

  同事的手明显抖了起来,徐伟云早就已经丢下筷子,连嘴角的油都来不及擦,立刻凑到了他的身后。

  “适配要多久?”

  “20分钟,等着。”

  两人默默地看着屏幕,这一刻,他们的心脏已经不约而同地剧烈地跳动了起来。

  会成功吗?

  徐伟云的脑子里有无数想法闪过。

  核聚变、超导,这两项技术代表的是人类在能源领域的巨大突破,但在他看来,量子计算的分量,绝对不比这两项技术低。

  因为它代表的是信息技术的突破,通用型量子计算机一旦被发明出来,也就意味着,GAI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,然后得到应用

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在他们无比焦急的等待中,适配终于完成。

  徐伟云立刻回到了自己的电脑前,按下了测试授权的按钮。

  没有任何迟滞,结果立刻反馈了出来。

  一个文档被提取到了他的电脑上。

  而他也没有什么“颤颤巍巍”地动作,只是如同本能反应一般敲下了回车键。

  文档打开,这是一个文本文档。

  那上面的信息已经呈现在了徐伟云的面前。

  而这条信息,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。

  “食堂的狮子头太好吃了!”

  人类历史上,通过通用型量子计算机保存和传递的第一条信息,就是这样一句普通到有些儿戏的话了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4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4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